颍上鲁口镇海尔专卖店
金融活水润非遗 绿色动能涌黔地
八月的黔贵大地,稻田翻涌着翡翠波浪。在这热情似火的时节,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媒体调研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来自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记者们深入黔南、黔西南等地,用镜头记录苗绣、银饰等非遗技艺在金融支持下的活态传承实践。同期在遵义、六盘水、铜仁等地区,媒体团重点调研了绿色信贷对清洁能源项目的精准滴灌模式。
媒体记者在采访企业相关负责人并记录。
在黔南三都自治县安娜娜马尾绣制品有限公司的绣坊里,银针穿梭如蝶,绣娘们正将古老图腾化作时尚纹样。另一边,黔西南兴义市民族风情街,在贵州晶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展厅中,一件件少数民族服装华丽精致、独具匠心。媒体记者们架起“长枪短炮”记录非遗活化瞬间,并边走边看边问,与绣娘、商户、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不断记录着邮储金融滋养民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走进企业了解发展经营情况。
穿越乌蒙山脉,媒体团正逐“绿”而上。在六盘水小马场连绵起伏的坡地上,深蓝色光伏面板如镜面般铺展,将高原阳光转化为跃动的绿色电流;转道遵义赤水,只见竹编非遗传承人手指翻飞,柔韧的竹篾便编织成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工艺品;再赴黔西南,白色风车群在山巅迎风起舞,旋转的叶轮将山风转化为万家灯火。媒体团穿梭于这三个特色产业现场,了解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绿色金融布局、发展路径。
媒体记者合影。
当采访团踏上归程,沉甸甸的行囊里装满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从苗绣工坊的丝线流转到竹编匠人的篾片翻飞,从光伏矩阵的能量跃动到风车群落的电力交织,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的金融之力,如同穿行于黔山秀水间的涓涓细流,精准滴灌到贵州特色产业的根系深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婷婷
一审 郑芹
二审 郑果
三审 周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