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之后,普安早茶采收虽缓缓落幕,茶山仍见采茶人的忙碌身影。分布在贵州省普安县18万余亩莽莽茶山之中的数百家茶叶加工企业,仍处于生产旺季。
4月22日上午,春芳弥漫的茶山上迎来一支特殊的采茶队伍: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和干部们背着茶篓上山采茶,深入帮扶企业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制茶技术,在盎然春意中察看茶园管护情况、体验采茶炒茶乐趣、话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和干部体验采茶 唐波 摄
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振兴,广东惠州与贵州黔西南携手共进,在普安县盯准茶山夯基础、聚焦茶业强品牌,用心描绘普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图卷——
近年来,惠州市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普安县发展茶产业;
投入协作资金2077万元共建茶产业园,实施14个园区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茶产业发展短板弱项;
投入协作资金1965万元,支持龙头茶企发展壮大项目、茶产业综合体项目、茶文化展示中心项目、茶产业发展宣传视频项目、精品茶业制造车间项目等茶产业项目建设;
投入协作资金335万元建设“贵州绿茶”第一采首采园项目,建成“首采节”平台,为提升普安茶产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添砖加瓦;
投入协作资金400万元,建设“白叶一号”感恩茶园项目,带动项目区及周边农户1500人以上务工;
投入协作资金300万元建设“中国早茶(普安)交易中心”,成为黔西南州境内服务功能较完善、推动产业发展成效较明显的干茶交易市场。
普安县早茶交易中心 唐波 摄
为支持龙头企业(茶企)发展壮大,龙门县还以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的形式,援助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600万元协作资金,建厂房、新上生产线,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积累,又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硬化茶产业路、建茶业综合体项目、打造“普安红”农特产品展销馆……紧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州与黔西南持续深化产业帮扶,夯基础、补短板、强品牌、拓市场,助力普安茶飞出大山、走向国际市场,一片片“绿叶子”嬗变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这几天我们的茶青,是做普安红茶的最好原料。”近期不少茶企正广收茶青炒制优质红茶,茶农卢关成和老伴大清早就上山采茶,每天可获收入300元左右,他开心地说:“茶叶越来越值钱了,娃娃们都准备回来搞发展了。”
“最高兴的就是看到老百姓真切受益于茶产业发展,看到他们谈起茶叶就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表情,更坚定了我们深化茶产业帮扶的信心。”龙门县挂职干部、普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志鹏说,协作工作将持续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突出茶产业这个重点,久久为功,共谋未来。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和干部正在体验手工制茶 唐波 摄
“让老百姓有产业可依,让产业有人才助力、有品牌赋能,这是我们今后的着力点。”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组长、黔西南州政府副秘书长谭冠军说,工作组要谋划开展好相关技能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做强品牌,“把老百姓培养成技术型人才,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品牌竞争的硬核支撑。”
科技赋能茶更香。由东部优强企业投资所建的贵州普安普夷堂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带头创建优质茶叶基地、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已建成数控车间和智能生产线,实现一体化生产绿、红、白、青多种茶叶类型,并通过设备智能化、工艺参数化、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品质稳定化,在助力普安茶提升市场竞争力进程中绵绵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唐波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宋洁
三审 陈俎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