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交流团赴黔西南开展交流活动

黔西南 更新于:2025-08-24 13:13
  • Lina羽佳厨娘

    8月17日,二十名台湾同胞组成的“山海心相连 黔台一家亲”台湾交流团踏上黔西南的土地,在为期五天的研学之旅中,领略祖国河山之壮美、感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感受贵州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交流团在万峰林的稻田中(图/余坤)

    “距离并不可怕,山海之间也不是阻隔,只要心里有联结,就算相隔千里,也终会像一家人一样很亲近。”台湾交流团学生代表钟华在开营仪式上的一席话,引发大家的共鸣。

    交流团参观万峰林(图/余坤)

    在晴隆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二十四道拐,交流团成员认真听取展馆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通过观看珍贵的图片、历史文物和生动的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史迪威公路标志性路段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踏上黔西南这片土地,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台湾交流团团长钟俊升表示,“两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唯有携手同行,才能共创未来。”

    台湾交流团走进兴义万峰林景区,感受鬼斧神工的锥状峰林韵味。峰林漏斗与农田村庄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画,点缀于其间的布依村寨被风景带串联成链。台湾交流团成员徐巧芳被如此风景深深吸引,她说:“闻着稻香看这样的喀斯特峰林真的太壮观、太震撼。”

    万峰林记录着百万年溶蚀历程,马岭河生动展示着水岩博弈。“我每年都要来大陆四五次,但来贵州还是头一回!”面对飞瀑直下、声震山谷的峡谷瀑布壮丽景观,台湾交流团成员刘文斌连声赞叹,“这样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下次一定要带上女儿一起来贵州,将‘黔台一家亲’的美好故事带回台湾与更多人分享。”

    交流团走进马岭河峡谷(图/余坤)

    民族文化也是此次研学的主题。大家走进阿妹戚托小镇体验彝族歌舞,深入布依村寨聆听布依族同胞用唢呐、月琴等传统乐器演绎“声音的活化石”布依族八音坐唱,品尝特色美食“布依八大碗”,体验布依族蓝染非遗技艺和打糍粑民俗活动,感受布依族世代相传的匠心与智慧,以及待客的热情与淳朴。

    “第一次体验布依族扎染,我觉得这活动真的非常好,很新奇很有趣。”台湾交流团成员杨幼月说。

    交流团聆听布依族八音坐唱(图/余坤)

    在安龙历史博物馆、兴义府试院等地,台湾交流团成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仔细聆听“加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与讲解员深入交流,细细品味加油故事,沉浸式了解安龙独特的历史文化。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的魅力令交流团成员流连忘返,纷纷点赞黔西南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以教育和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交流的实践做法。大家一致认为,此行让他们收获颇丰,黔西南自然山水秀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与美食魅力独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两岸研学活动。

    近年来,黔西南充分挖掘自然珍宝、文化瑰宝资源,推动两岸同胞在黔山秀水间互学互鉴、交心交融、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共同书写“两岸一家亲”的精彩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坤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